分享到:

迁西县打造全省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先进典型

发布时间:2024-06-03 08:48     来源:迁西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 】     打印

近日,河北省召开全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暨两项试点工作调度会,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盘活利用工作,唤醒沉睡的资源,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释放改革红利,县以开展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示范工作为契机,探索出异地存量盘活型、农宅合作改造型、党建引领入股型、社会资本开发型、景村融合共建型五大闲置农宅盘活新模式,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一是异地存量盘活型。将闲置宅基地上房屋评估做价,予以合理补偿后异地新建,原宅基地村集体收回后统一与合作方开发利用。滦阳镇李家峪村文旅融合区项目,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由村集体收回或租赁闲置农宅36处,与唐山文旅集团合作,建设高端精品民宿,已初具规模。

 

二是农宅合作改造型。成立农宅合作社,对入社成员闲置农宅进行改造,发展民宿经济。新集镇石庄子村成立石庄子村农宅合作社,对闲置农宅院落改造置换,目前已有28户入社,完成老旧房屋改造14家,已实现年接待京津唐等地游客5000余人次、年营业额近百万元。

 

三是党建引领入股型。推行支部引领、农户参与集体和农户共同发展模式,三屯营镇高家庄村党支部主动作为,利用集体部分房屋和村内5户闲置农宅,与天津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打造民宿项目,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

 

四是社会资本开发型。引导鼓励有实力、有意愿、有责任企业和返乡人员参与开发乡村民宿产业。汉儿庄镇沙窝店村退役军人许国营夫妇投资6000万元建成云天漫步健走小镇民宿,共流转闲置农宅15处,建成高端精品民宿6处,精品木屋30处,带动当在村民就业50余人,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成为京津冀网红打卡地。

 

五是景村融合共建型。依托村域旅游资源,整村规划、整村打造、整村建成特色景区。青山关是境内明代长城关隘,周边古堡戍边将士世代居住,文化资源丰富独特。县将长城规划保护区内居民整体搬迁,对原有房屋进行修缮改造,目前已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河北省第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风景名胜区。

 

目前,县累计发展民宿产业为主的特色村15个,盘活利用闲置农宅1100多户,培育出归巢部落长城人家等多个利用闲置农宅开发精品民宿品牌,辐射带动周边1万余农民就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