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迁西县突出“三个结合”建设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3-11-02 10:51     来源:迁西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迁西县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加快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水平为目标,以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为基础,聚焦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优势产业集聚度,突出生态、文化、产业“三个结合”,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一幅“高颜值、高品位、高收入”独具山区特色的和美乡村靓丽画卷在栗乡大地徐徐展开。

一是突出生态与美丽相结合,打造高颜值和美乡村。生态是迁西县的最大资源、最大潜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5%,境内蓝绿空间占比高达90%。近年来,该县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域内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绿美乡村和水美乡村建设,对潘大水库、滦河、长河流域沿岸村庄、主要公路沿线和村庄周边、河道两侧、房前屋后腾清后的空闲隙地进行栽花种草、植树造林、修葺整饰美化临街立面,清理整治河道,打造移步换景、人在画中的景观效果。今年以来全县打造花海廊道150公里,整饰沿街立面9万平米,垒砌防洪堤坝10公里,建成绿美乡村101个,水美乡村58个。

二是突出文化与特色相结合,打造高品位和美乡村。迁西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该县坚持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弘扬文化,体现特色,积极挖掘板栗文化、长城文化、滦河文化、黄金文化、国学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党建和文化景观,提升村庄文化品位,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高品位和美乡村。目前打造出以金厂峪镇榆木岭村、滦阳镇李家峪村为代表的长城文化特色村15个,以东莲花院镇马家沟村为代表的国学文化特色村5个,以三屯营镇南团汀村为代表的移民文化特色村20个,以东荒峪镇前韩庄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特色村12个。

三是突出产业与旅游相结合,打造高收入和美乡村。迁西县板栗栽培面积75万亩、4500万株,常年产量8万吨。栗蘑栽培总量7500万棒,鲜菇产量1.5万吨,板栗产业品牌价值30.25亿元。该县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功能和效益,将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放大叠加效应。东莲花院镇依托特色农业开展赏花观光、采摘体验、康养度假为重点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打造了休闲观光游、农事体验游、国学文化游三大旅游品牌,并定期举办梨花节、丰收节、猕猴桃品鉴会等旅游活动。汉儿庄镇板栗品质最好、产量最高,以“体验栗乡生活、感受板栗文化”为主题,建设了以杨家峪村、尖山峪村、沙峪村、鸽子峪村为主的中国板栗公园,共同打造以板栗文化保护、慢生活体验、康养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归巢部落、云天漫步两个精品民宿成为网红打卡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