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蛭”同“稻”合,方兴未艾

发布时间:2023-10-18 10:23     来源:迁西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 】     打印

日前,迁西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全县水蛭养殖技术培训会,来自兴城、洒河桥、尹庄、东莲花院、新集等乡镇以及开平区、丰润区等县内外二十余名养殖户参加了会议。培训会就水蛭苗种培育、养成、防病和水蛭立体生态养殖等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近两年,我们采用了水蛭立体生态养殖技术,水中养殖水蛭,水上栽培水稻、莲花,水下养殖泥鳅,水稻吸收水中多余的营养物质,泥鳅吸食水蛭的残饵,水蛭在水稻、莲花下栖息觅食,共实施立体生态养殖12亩,年纯收入40万元。”迁西县金蛭养殖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李小红兴奋的说。

“水蛭养殖发展前景广阔,产品供不应求,且养殖条件不受地形、面积等的影响,庭院、沟渠、林间、滩涂和非农田等都可以养殖,而且生长期短,年利润在50%以上。”迁西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张海生介绍,“水蛭养殖人工投入少,3-10亩的养殖面积1-3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养殖过程没有任何人工的投入品,无污染,属无公害生产。目前,我县水蛭养殖的培育、养成、越冬及孵化技术在北方地区属首位,全县水蛭养殖基地每年生产400万尾苗种,县内8个乡镇20多户养殖户养殖总面积500多亩,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尤其是“蛭稻混养”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在全国属首例,我县逐渐成为北方地区水蛭养殖的'领头羊'”。

“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全县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精神,积极为养殖户搞好服务,不断发展壮大水蛭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迁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银波满怀信心的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