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政字〔2022〕1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栗乡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迁西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迁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13日
迁西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精神,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有关工作的通知》(冀教督办〔2020〕7号)要求,省政府将于2028年对我县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进行督导评估,2029年迎接国家级评估验收。为进一步巩固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逐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确保我县顺利通过国家和省政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验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和全国、省市县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破解不利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8年,城乡中小学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达到省标准化学校要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配置达标、结构合理,城乡教师配备均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明显上升,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明显缩小;探索实施小规模学校及小班化教育管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取得预期成果;形成一批素质教育高、内涵发展特色明显、优质均衡发展的示范学校;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我县实际办学水平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验收。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高”标准配备、“全”覆盖交流、“名”师工作室、“引”优质资源做文章。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配置教师,配齐配足音、体、美、劳、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师;加大教师交流覆盖面,确保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应交流数的10%,鼓励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交流到薄弱学校,确保达到应交流数的20%以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大力培养名优骨干教师,评选一批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坚持每年选派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内外名校交流学习,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升办学品质;坚持每年到重点师范类院校招聘优秀教师,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养。(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委编委办、县人社局)
2.稳校际均衡、促学校配备标准化。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协同机制,依法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新建或改扩建学校一律按照办学标准设计建设。现有学校逐一建立台账,通过优化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等措施,保障标准的办学条件,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对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的,在城镇建设改造时统筹优先解决。按照国家标准,为学校配齐音乐、体育器材和仪器设备等设施。(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资规局、县住建局)
(二)完善保障体系
3.建立统筹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综合发力”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责任机制。县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教育发展问题;协同职能部门解决教育问题;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县委编委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
4.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出,新增财力投入向教育倾斜,确保教育经费的“两个增长”,持续加大校园建设、资源配备、教师待遇等方面的投入。不足100名学生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着重投入提高“三个生均”、教育信息化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室、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配比。确保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面积达标。(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发改局)
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扎实开展五年一轮的全员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农村骨干教师和校长进行培训;同时组织好班主任培训和农村短缺学科教师培训等专项培训。落实好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各项政策,确保教师培训经费占年度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以上,确保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目标完成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教研训中心)
6.改善教师福利待遇。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建立教师绩效工资逐步提高机制,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通过绩效考核,重点向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任务重、做出突出成绩的一线骨干教师、校长(书记)倾斜。对农村教师的工资、补贴、职称等实行倾斜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财政局)
7.努力保障教育公平公正。坚持“就近入学”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推行“阳光招生”,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免试、就近入学,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不得分重点、非重点学校和重点、非重点班,实现“零择校”目标。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80%,并向农村初中倾斜。改善特殊学校教育设施等办学条件,切实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建立“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班级与送教上门”的特教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到95%以上。原则上,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委编委办、县公安局、县残联,各乡镇、栗乡街道)
(三)提升教育质量
8.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健全师德师风考评体系,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政策,制定、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学校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促进学校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发展。(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9.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课程设置要求,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纲教学”“提前教学”。按照年段严控作业时间,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严禁单纯以学业水平成绩评价学生,不将学生学业水平成绩作为教师评价和奖惩的唯一依据。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活动,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诱导、逼迫学生参加校外辅导培训,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校外培训机构做宣传。(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10.扎实做好控辍保学。每年春秋两季的开学初,组织开展教育执法检查活动,重点对各乡镇学生入学的情况进行检查,属地政府要把义务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学生入学和在校生控辍工作当作重要任务,把任务落实到乡镇干部、村干部和中小学校,实行镇干部包片、村干部包村的责任制。各学校把发动学生入学的任务落实到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片包干,进村入户,落实到人,真正把“控辍”工作落到实处。(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各乡镇、栗乡街道)
11.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升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富有学校特色、品质与内涵的校本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多渠道、多方位搭设活动平台,做到育德与育心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创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坚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提升校园品位。(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12.加强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的培训,提高教学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实现100%的教师能熟练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省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均建立“名师网络课堂”,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2年6—7月)
1.出台配套文件。成立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迁西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文件。
2.召开工作会议。召开迁西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部署会,下发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有关工作的通知》(冀教督办〔2020〕7号)等相关文件资料,部署相关工作任务。
3.加强舆论宣传。加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舆论宣传。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二)全面开展自查阶段(2022年8—10月)
根据《河北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具体办法》《迁西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县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开展自查,对本部门所负责的指标逐项分析,发现问题,研究提出整改的对策和建议。县教育局指导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严格对照评估指标,全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差距,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形成台账和报告。
(三)制定整改措施阶段(2022年11—12月)
召开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县相关职能部门自查情况汇报,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指导各职能部门做好整改提升工作。
(四)全力推进实施阶段(2023年1月—2027年12月)
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督查人员对县各职能部门的整改情况进行巡查、指导,县教育局组织督查评估小组,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开展督导评估,开展全方位的整改落实,迎接省级督导评估。
(五)巩固提高及迎检阶段(2028年1月以后)
各相关职能部门集中精力抓好各项指标的巩固提高工作,稳控差异系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迎接省级和国家级评估验收认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任务,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领导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明确部门职责。县教育局负责具体规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开展重点问题研究,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和指导;县发改局负责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县财政局负责增加教育投入,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县委编委办、县人社局负责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供政策支持。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强化督导监测。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要切实履行指导、监督的职责,建立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指导和监测,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均衡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督促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广泛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及时通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县教育局和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和条幅标语、电子屏播放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形成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
附件:迁西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迁西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石井满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关佳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潘波县委编办主任
李作林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李林聪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陈海山县政府办矿业发展中心主任
陈立清县教育局局长
杨雪丰县财政局局长
吴国栋县住建局局长
王立新县资规局局长
李志文县人社局局长
薛志刚县发改局局长
姚志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刘翠君县残联理事长
朱海县公安局副局长
各乡镇乡镇长,栗乡街道办事处主任
主办单位:迁西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传真:84371700 联系电话:0315-5612660
冀ICP备12020669号-1 网站标识码:13022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