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3400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1-15 10:37     来源:迁西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

                     办理结果:B

                           提案字〔20248


民建唐山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努力把唐山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提案”收悉,经我县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数智融合”。我县积极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唐山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迁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把唐山建成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为出发点,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融合推动产业变革。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智算中心、数据共享、窄带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内容包括:(一)迁西智算中心。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机房设计架构,为迁西信息化建设提供所需的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云安全、传输线路、托管机柜等基础设施;网络划分为政务外网区和互联网区两大业务区域,提供4000VCPU、20000G内存、1000T存储资源,整体设计满足等级保护三级要求。一是实现基础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利用效率。坚持基础设施的统筹整合,提高现有电子政务技术利用效率,提高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水平,促进电子政务的集约化发展,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池化。按照“统一规划、集中集约、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安全可控”的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设施,构建统一的基础云平台中心,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统一集中,推动现有业务及新建业务向云计算模式的电子政务平台迁移。二是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安全水平。从安全技术、管理两个维度出发,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级保护定级结果和安全防护策略思路,构建完整、有效、可信的政务信息中心安全保障体系架构,确保工作于云计算环境的政务信息中心安全可靠。三是逐步形成政务服务体系,打造高效服务平台。为下一步打造智能政务,提供优质政务服务、虚拟电子政务形成坚实的技术基础、数据基础,满足政府内部效率提升和社会对管理出新的职责要求,为再造政府业务流程,打造智慧政府提供信息化基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要求,本次所规划的网络安全等设备,均支持IPV4以及IPV6双栈协议,满足后期业务发展。(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顺应国家以及地方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政务信息共享,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化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工作,合理规划政务信息的采集工作,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思路和要求。促进部门数据目录的编制,形成统一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支撑迁西各业务平台的业务,做好数据交换共享工作。对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建模,挖掘数据价值,最终形成相关业务的主题库。(三)物联网建设。建设统一的底层物联网数据的数据整合平台、实现全县范围内统一的终端接入、数据采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与开放。以物联网数据中台为基座将数据通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进行预警展示,为城市安全管理保驾护航。建设300个智慧井盖,接入到物联网中台,对城市内井盖的运维、城区防水防涝进行实时监管。建设智能水务终端,对县域内水质水量进行监测。

二、强化人才配置。唐山市“凤凰英才计划”实施以来,我县始终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台本地人才政策。2022年6月,我县按照凤凰英才政策3.0升级版的有关精神,印发了《迁西县“聚英才、保就业”若干政策措施》(迁西办文〔2022〕64号)。2023年2月23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凤凰英才计划推动人才发展市场化的若干意见》,即:凤凰英才政策4.0升级版。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创新我县人才政策,经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专题讨论通过,4月19日印发了《迁西县深化拓展“栗乡英才”计划若干政策措施》(迁西字〔2023〕5号)。2023年6月20日,迁西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迁西县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优惠政策》(迁才〔2023〕2号)。我县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奖补标准和优惠范围方面在市级标准的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配套叠加,其中包括:向师范类人才叠加发放安家费、培养基金和周转房;对获得市级奖励的市场主体按照50%的标准或1:1配套叠加;对技能优胜人才按照市奖励标准给予1:1配套叠加;将栗乡英才服务范围扩大到企业引进的普通本科生、迁西籍在外研究生等。截至目前,凤凰英才持卡人达到105人,栗乡英才持卡人达到151人,青年人才奖补已通过网络系统审核备案62人,发放青年人才奖补资金32.2万元。

下一步,为切实发挥吸聚人才的政策作用,一方面,全力开展政策宣传。采取短信、明白纸、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划定人群精准开展宣传活动,确保全方位无死角宣传到位。另一方面,优化各项业务流程。依托唐山市人才大数据平台,对人才奖补审核实行掌上办、网上办,其他线下业务实行一窗办,不断为人才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做优传统产业。钢铁产业是我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一钢独大”的经济特征明显。津西集团作为我县的立县企业,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河北省政府质量奖”“唐山市政府质量奖”等荣誉,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环保绩效A级企业。主导产品已形成热轧H型钢、钢板桩、电力角钢、工字钢、槽钢等152个系列、428个规格,部分产品填补国际空白,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化、系列化、规模化的型钢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唯一具备H型钢研发生产、建筑研究设计、钢结构深加工、产品集成供应于一体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企业。产品成功打入杭州湾跨海大桥、深中通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重点工程,并远销日本、韩国、欧盟等33个国家和地区,H型钢、钢板桩、高铁线杆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二是推进转型升级。大力推广钢铁“跨界转投”发展模式,鼓励支持钢铁、焦化等传统产业资本和高新技术对接,加快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工业强企“1+1+N”行动,积极谋划项目。津西节能环保自动化料场、135MW超超临界发电等项目已完工,2023年新增津西、瑞兆、林汇等企业的39个技改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亨坤新能源材料5万吨磷酸铁锂、福润达新型绝缘复合材料等4个项目列入省工信厅“千项”项目库。瑞兆激光机电设备及零部件高值化规模化再制造绿色智能升级项目正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高端突破。新能源产业方面:精准对接新能源头部企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京能、中核两个集中式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90MW,已于2017年并网发电运营,华源抽水蓄能电站列入了国家重点项目,首钢矿业100兆瓦光伏发电矿山治理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已完工并网。津西新能源150MW光伏发电项目全额自发自用,初步选址在白庙子乡境内,已列入省、市年度开发建设计划。总投资15.5亿元的飞远光伏玻璃项目已通过省工信厅产能验收,目前一窑五线已建设完成,成功点火。项目达产后,金信集团光伏玻璃产能将达到全国前五,单区域内产能全国第一。年新增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5.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新材料产业方面:福润达公司的新型绝缘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等各领域,核心产品已应用于神州系列、天宫系列等国家重点航天工程,该公司正在谋划由北京整体搬迁至迁西。亨坤磷酸铁锂项目一期已于今年2月试生产,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建成北方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基地。

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打造创新载体平台、加强科研合作、引培科技人才上持续发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科技跃升计划在全省168个县(市、区)中处于中上游水平。一是深化科技企业提质。坚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按照“分类指导、梯度培育、差异扶持、扩量提质”发展思路,推动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17家。创建河北省院士工作站1家,院士合作重点单位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市级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5家,工业设计中心2家。县内企业累计获得有效发明专利84项,实用新型705项。津西、瑞兆、新材料等企业累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12项、团体标准15项。今年上半年,组织推荐福润达新材料、宏佳电子、禾坔农业、金信太阳能、富龙热力、景忠山酒业等7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完成金厂峪矿业、津西钢板桩型钢、金信新能源、兆寰冶金、文盛精选等5家企业的重新认定申报工作。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交易额等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津西股份公司承担的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工程用环保功能型热轧H型钢系列产品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通过项目实施,申请发明专利1件,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5项。落实河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制度。我县两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瑞兆、津西重工)科技特派团(天津工业大学的雷剑波教授团队、北京科技大学的王浩教授团队)累计获批专利14项,正在申请2项;建设省级研发平台2个,技术合作项目5个,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项。天津工业大学等五家院校分别与瑞兆激光、津西股份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研发等方面对企业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持续引进专家教授等紧缺人才,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企业家素质。柔性引进院士2名,瑞兆激光与陈予恕院士合作建设河北省院士工作站,迁西板栗研发中心与尹伟伦院士合作建设河北省院士合作重点单位。设立乡镇科技特派员,实现了全县乡镇、街道、经开区全覆盖,组织全县乡镇科技特派员在河北省科技特派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上完成了培训和考核。尹庄、罗屯2个乡镇成功申报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六、扎实推进绿色发展。一是抓绿色示范。津西股份、瑞兆激光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津西新材料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津西股份环保管控绩效评级被评为A级,福珍全矿业、津西重工等8家企业被评为B级。津西新材料公司获批省级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设计产品。瑞兆激光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示范项目在获得工信部500万元奖励的基础上,今年通过复核,再次获得500万元奖励。二是开展绿色攻坚。严把拟建项目准入关,严格建设项目核准备案、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深化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工业窑炉、锅炉深度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扎实推动重点企业全面创A、全域治尘等工作。加强对节水型企业创建的工作指导,鼓励企业积极建设管理机构和科学、行之有效的节水制度,培育市级节水型企业1家。三是抓节能减排。推广重点用能企业数字化能源的解决方案,使企业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资源,实现企业的提质增效。津西股份被评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中兴矿业、金厂峪金矿被评为市级节水型企业。持续巩固落实“双碳”战略,推动传统产业降碳减污,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津西实施的“低碳工厂”项目,年可节约标准煤31.49万吨,比传统建设模式能耗降低27.7%,降低二氧化碳排放82.49万吨。

七、持续开展招商引资。一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注重发挥京津企业技术、品牌、管理、文化等要素资源的作用,提高转移产业的质量和水平,深入落实京津落户企业同等政策待遇,促进京津冀企业共同研发、共创品牌、共拓市场。近年来,福润达新材料、同达志成科技、施耐通开关等优质京津企业落户我县。二是开展特色精准招商。围绕我县重点发展产业配套企业、领军企业,研究其与我县产业、企业的接入点、匹配点,掌握其发展战略和投资动向。建立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全员招商、全领域招商、全部门招商、全时招商活动,开展点对点招商、小团组招商、展会招商、以商招商等活动,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实效性。成立了6家市级企业招商中心(津西集团、河北福润达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洲亿靖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博驰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唐山同达致成科技有限公司、福润达集团)、1家全球企业招商中心(津西集团)。


迁西县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8日


领导签发:田文学

联系人及电话:马学才  0315-5611703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