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B
提案字〔2024〕5号
农工党唐山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基层社会生态,激活基层经济内生动力的提案”收悉,经我县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唱响“大党建引领富民路”主旋律,聚焦“初心、资源、资金、人才、机制”五个要素,瞄准强村富民目标,发挥党建品牌效应,坚持“一村一策”思路,注重个性集群互融,助推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硬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一、唤醒“领头羊”初心,激发领富激情。我县各地以“领头羊”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和引领产业富民的“田园初心”唤醒行动为载体,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融合+互动”方式,分批次组织党支部书记到县内重点产业基地学习产业发展经验,邀请创业成功的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交流创业故事,组织开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擂台赛、交流会等,全镇“领头羊”干事创业、带富帮富初心被唤醒,全县417个村纷纷从本地特色和优势资源上做文章,以不同路径、不同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形成村村有思路、有项目、有产业、有特色、有效益的发展格局。
二、立足“多样化”资源,谋求多元发展。我县各地合理利用地处城关区位优势以及土地、山场、水域资源丰富优势,紧紧围绕适合本地的发展定位,通过“兴火燎原”一圈一带一体党建示范区建设,因地制宜搞设计、做产业、建项目,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亮点纷呈。有分好城镇化“一杯羹”的城中村发展路径,兴城三村、照燕洲、白堡店等城中村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公开对外发包集体土地和房屋,实现年收入20-200万元;有做好特色农业文章的郊区村发展典型,将闲置山场、土地进行流转、承租,田庄村整合苗圃、树莓、猕猴桃等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钓水院村围绕“迁西栗蘑”品牌创建和保护工程发展百亩栗蘑富民产业,毛庄村打造水蛭、水稻主体种养模式的“蛭田半”特色品牌,才庄村发展集吃、住、游、购于一体的大樱桃采摘观光项目;有依托优势资源、融合一三产业发展的乡村旅游经验,小黑汀、北海等村通过土地流转、依托山水生态资源招引房车营地、北海山庄等大型旅游项目落地,同时发展小黑汀美丽渔村、北海满族风情民宿等乡村休闲游项目。
三、巧借“助发展”东风,用好上级资金。我县各地充分利用好上级奖补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奖补资金、老区村扶持资金、移民迁建资金等,助力村建设集体产权的民宿、仓储、暖棚、垂钓、旅游等项目,通过集体经营或集中发包,增加集体收入。
四、搭建“育人才”平台,增强致富底气。为壮大农村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集体经济发展能力,我县各地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和各村发展需求,依托板栗资源、栗蘑资源、农家乐、旅游景区等特色基地,建立多家产学教一体的“田园学堂”,采取现场教学、实践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组织农村干部、党员、积极分子、村民代表等群体开展富民产业相关培训,并以“丹心植农、先锋建功”活动为载体,激励全县各地党员干部在领富带富上做示范,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五、建立“促带帮”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我县各地全面推行“责任化管理促、组团式服务带、结对式发展帮”工作模式,进一步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落地落实。责任化管理促,就是以“党政班子亲自抓、机关干部具体抓、奖惩考核方法促”的机制推进工作,将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严格兑现奖惩促工作落实。组团式服务带,就是乡(镇)村联合组成“专家服务团”,为收入10万元以下村谋思路、想办法、出点子,加大对村的督促指导、协调帮扶、跟踪问效力度,为村集体增收提供智力支持。结对式发展帮,就是采取“县乡(镇)村联动、一对一帮扶”方法,借助县级部门、包联县直单位、重点企业等外力,通过提供信息、物资帮扶等途径,对经济相对薄弱村开展多方位帮带,全县417个行政村经济实力全面进档升级。
今后,我县将持续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形成以点连线、连线成片、汇片成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态势,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以拓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
迁西县人民政府
2024年6月18日
领导签发:田文学
联系人及电话:马学才 0315-5611703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主办单位:迁西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传真:84371700 联系电话:0315-5612660
冀ICP备12020669号-1 网站标识码:13022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