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提案字〔2021〕第6号
翟浩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依据县委提出的“画境迁西、经济强县、乐享之城”的迁西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按着“一产做特,二产做新,三产做游”的总体部署,在2020年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上,为更好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实现我县“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依托我县优质的山水资源禀赋、深厚的文化资源底蕴、明显的区位优势,将文旅产业建设成支撑“经济强县”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特制定“十四五”期间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纲要。
继续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擦亮中国最美旅游县品牌,2021年,推动文旅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年接待游客达80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6%以上。到2025年,建设国家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4A级景区达到8家,实现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40亿元;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比重25%以上;农民人均旅游收入增长达到30%以上;文旅产业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支撑产业。实施“1、3、6、9”系统工程,打造景点成线、景区连片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全县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1”,即编制1个新时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并据此向全社会征集并选定1个文旅宣传口号,推出1个文旅形象标识。“3”,即打造北部长城、中部水韵、南部原乡三大文旅产业集聚区。北部长城文化旅游聚集区:以长城文化公园为依托,通过打造“自驾绿道”、“长城步道”、“生态廊道”三条主线,串联青山关、喜峰口长城文化公园、龙井关、云天漫步、国家板栗公园等景区景点,打造集文化体验、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康体运动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聚集区。中部滦河水韵文化旅游聚集区:以滦河文化为依托,完成中国栗都·一品原乡康养休闲项目建设,推进栗香湖畔露营基地、栗香湖乡村旅游集聚区、滦水湾公园4A级景区、五虎山滦河漂流等重点项目,打造“潘家口—山水风光”、“栗香湖—康养度假”、“滦水湾—城市客厅”、“滦河湿地—生态休闲”为主题的四大旅游板块。南部原乡风情文化旅游聚集区:以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还乡河文化、农耕文化为依托,重点推进花乡果巷特色小镇、凤凰山景区、庚水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五海庄园等项目,打造以原乡体验、创意农园、养老度假、亲子娱乐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聚集区。“6”,即构建生态休闲、漫游露营、乡居度假、文化体验、运动康养、工业旅游六大旅游产品体系。“9”,即围绕六大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实施九大系统工程。一是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及智慧旅游提升工程。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以PPP项目为带动,全力推进长城景观大道、板栗公园交通网、栗香湖风景大道、新花线景观道、五虎山西坡草庐连接线、环栗香湖风景绿道、三抚路至承栗公路景观提升等7个道路工程,并进一步完善沿线驿站、停车场、旅游厕所、观景平台、游船码头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打通旅游景区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完善提升智慧旅游系统,真正实现“一部手机游迁西”。二是全域旅游核心吸引物建设工程。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聚焦青山关及喜峰口周边文旅资源,参照5A级景区标准启动5A级景区创建,同时重点推进庚水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中国栗都?一品原乡等项目,逐步构建全域旅游核心吸引物。三是A级景区集群建设工程。推进龙井关长城漂流景区、五海庄园景区和滦水湾公园创4A工作,年内力争4A级景区再新增2家以上,同时重点对景忠山、凤凰山、青山关、花乡果巷等已有4A级景区在基础设施、景观价值、服务体系、文化内涵方面持续完善提升。四是“迁西周末”旅游度假产品开发工程。深入挖掘“长城人家”、“板栗人家”等特色资源,重点在云天漫步、归巢部落、雨花谷等精品农旅体验项目上继续发力,继续拓展实施与生态建设、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农旅融合项目,以此带动建设特色精品民宿集群,积极发展旅游商务酒店、休闲度假酒店、快捷经济型酒店,提升接待能力及接待品质,打造“迁西周末”旅游度假产品。继续深入实施“旅游+、+旅游”工程,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五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西段)建设工程。编制完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西段)总体规划和喜峰口遗址公园专项规划两项规划;推动已开工的长城本体保护项目完成验收;争取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修缮、青山关段长城保护修缮、榆木岭长城段保护修缮等三项本体保护项目落实;继续积极申报长城保护修缮项目,争取上级文保专项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长城文化相关景观项目;年内完成长城景观大道、长城步道建设,启动喜峰口长城遗址公园游客接待中心、长城博物馆建设。六是旅游人才培养工程。加深与高等院校、考古科研院所、文物保护基金会、文创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等对接协作,招引高端专业人才,扩大人才覆盖范围。实施长期性递进式培训工程,进一步培育旅游景区管理、文旅企业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精品民宿打造等各方面专业人才。七是体育运动品牌培育工程。扶持发展冰雪旅游,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建设滑雪场、滑冰场馆,广泛开展群众冰雪和体验活动,筹办迁西县第三届冰雪运动会;以活动聚人气、依赛事广宣传,承办好国家级自行车赛等影响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大型体育赛事,打造置身山水美景、乐享运动魅力的画境迁西、乐享之城的城市名片。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建设及免费开放工程。提高服务效能,加强流动文化服务,为各类人群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服务和活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化、覆盖面。九是文旅后备箱工程。深入挖掘我县丰富的农、林产品等生态资源优势,开发以板栗、栗蘑、小杂粮及相关深加工产品等为主的特色食品;就文创商品研发制定奖励优惠政策,开发以“太平古岩、滦河石雕、北方女书”等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文创作品,年内培育喜峰口抗战等3个文创产品开发示范基地,建设5个特色文创商品购物店;完善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各旅行社、各景区游客中心的购物点,同时在重点乡村旅游村建设购物点4个;深化与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的合作,重点推出旅游打卡、娱乐体验、文创农旅商品售卖等活动。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1年5月10日
签发:李铁东
联系人及电话:王志伟5611603
抄报:县政协提案科、县政府督查室
主办单位:迁西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传真:84371700 联系电话:0315-5612660
冀ICP备12020669号-1 网站标识码:13022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