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策解读 > 内容

关于《2023年迁西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解读五

发布时间:2023-01-31 09:37     来源:迁西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以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据今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聚焦2023年目标任务,今年将全力打好八场攻坚战。










围绕打造全域全时的旅游场景,打好文旅融合发展攻坚战




以文化塑品牌,以旅游提形象,全面统筹旅游资源、旅游要素,全力建设大景区“皓月当空”、小景点“满天星斗”的全域旅游度假区。
提高核心景区闪光度。以建设“国际长城徒步旅游目的地、中国山水露营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京津冀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为引领,实质运作旅游公司,加强战略合作,优化整合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构建“一张图”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核心景区提质与品牌形象提升并举,加快国家长城文化公园、滦水湾景观提升、庚水田园、京东生态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A级景区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培育五海庄园、归巢部落分别建成国家4A、3A级景区,在央视等核心媒体播放旅游宣传片,有力提高迁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高乡村旅游繁荣度。大力发展乡居度假、休闲采摘、生态观光等旅游业态,积极提升云天漫步、雨花谷等网红景区品质,突出区域特色,保留乡村风貌,有序培育开发一批长城民宿、山居民宿、滨水民宿,建成省级以上特色旅游村2个、森林村庄28个、精品民宿8个,形成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良好态势。
提高旅游服务便捷度。高效运营游客集散中心,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精准提供旅游咨询和线路规划服务,让游客感受到迁西旅游服务的温度。把握“沉浸式”旅游的发展趋势,科学规划、精准布局,完善旅游标识体系,优化美化长城旅游路、环库旅游路等旅游通道,新建旅游厕所2座,设置旅游驿站、观景平台、露营地6处,最大限度为游客提供便利。
提高文旅内涵丰富度。大力实施“文旅+”工程,找准融合发展契合点,谋划一批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商务旅游精品线路,增强对特定游客群体的吸引力。深挖县域特色文化,结合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推出一批旅游文创产品,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广泛开展旅游节庆活动,积极申办高规格体育赛事,多角度宣传推介迁西旅游产品,全年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72亿元。








围绕打造宜居宜业的城乡场景,打好全域扮靓提升攻坚战




以城市更新、乡村建设两大行动为抓手,统筹规划、全域提升,彰显城市特色,深化乡村振兴,构建以城带乡、互促联动的发展格局。
深化城市更新。完成龙湖盛景棚户区改造回迁,推进县人民医院周边片区改造,启动林茂中街周边单元、医药公司周边单元建设,全面提速城市更新进程。加快推进洲亿汽车生活广场、沃和建国酒店、光明新媒体产业园等项目,有序实施房地产开发,加紧盘活唐百迁西店,积极引进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项目,提高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完成龙兴家园回迁安置,推进美达公寓等15个老旧小区和青山路等11条道路改造,新建综合性休闲广场1处、口袋公园2处,稳步实施“三馆一校”建设,推动新华书店投入使用,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细化城市管理。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创建为引领,建管齐抓,内外兼修,实施喜峰南路、景忠街等街道景观提升工程,统筹推进管网改造,建设“四化样板街”2条,新建改建城市公厕8座,增设便民停车位500个,持续提高宜居水平;引入集团化运营模式,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规范居民婚丧、养犬、出行、停车等行为,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健全完善大城管机制,加强市场和沿街商户管理,强化环卫保洁市场化运营监管,深入治理背街小巷,严厉遏制违建行为,全面改善市容市貌。
强化富民产业。以粒上皇北方生产基地、迁西板栗国际交易中心、尚禾谷栗蘑多糖等项目为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培育省级以上标准龙头企业1家、示范社3家以上。紧密对接科研院所,实施培优品种、提升品质、塑造品牌专项行动,集中打造板栗、食用菌、红薯、水杂果、林下经济等优势产业集群,提升特色农业质量和效益。探索推广板栗树认养、数字农业等致富模式,加强板栗智能化销售,抢占行业高端市场,持续扩大迁西板栗特色品牌的综合效益。加强耕地保护,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严防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总产6.9万吨以上。深化农村土地、宅基地等改革,推动资源有序流转,积极壮大集体经济,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美化人居环境。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栗海乡韵示范片区为重点,打造省级美丽乡村24个,改造提升农村户厕1800座以上,实施3个乡镇、26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三园”20处、健身设施44处,维修新建休闲广场5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常态评比、公开晾晒机制,加强垃圾清运企业监督考核,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实现农村时时干净、处处整洁。








围绕打造大爱迁西的幸福场景,打好民生福祉改善攻坚战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民忧、暖民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有序实施庚水田园教育园区、第六小学综合楼、农村学校“土操场”升级改造、第七小学新建等项目,加快城区学校扩容增位和农村小规模学校整合撤并,不断提升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加大高层次教师选聘力度,加强教师培训轮岗交流,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持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化“健康迁西”行动,加快建设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实施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中医院卫生设施提升项目和基层卫生院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优化医共体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服务,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努力为群众就医提供便利。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完成蓟镇特困供养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统一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标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依托地域资源,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旅游养老等新业态,吸引京、津、唐老年群体来迁颐养,打造环境优、服务好的迁西康养品牌。
积极加强社会保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巩固提高各险种参保率,做到应保尽保、愿保尽保;规范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维护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建立完善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强化近贫预警、脱贫巩固,有力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就业5600人以上。深入开展双拥活动,扎实做好优抚安置,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广泛学习借鉴,精准解剖麻雀,优化顶层设计,强化末端落实,探索走出一条法治化、系统化、智慧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化“平安迁西”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消除各行业领域安全隐患,统筹食药品安全,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安全局面。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依法规范信访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共建共治共享原则,依托大数据平台,优化整合应急管理资源,提高各类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围绕打造干事创业的奋斗场景,打好作风整顿优化攻坚战




坚守初心使命,肩扛发展重任,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让担当实干、奋勇争先、务实为民成为政府系统干部的鲜明底色。
以“争一流”决心开创新局。增强“一般就是落后、平庸就是失职”的进取意识,自我加压、激情干事,形成比学赶超、争先恐后的工作氛围。增强“唯先必争、唯旗是夺”的拼抢意识,盯牢盯住重点指标和关键事项,高点定位、高位推动、高效落实,力促县域发展由跟跑变领跑。增强“敢为人先、凿空拓荒”的开创意识,选准方向,精雕细琢,全心打造、潜心打造、耐心打造,全力以赴树标杆、出经验。增强“团结共进、协调联动”的协作意识,人人一把号、共吹一个调,相互补台、相互成就,齐心协力闯出迁西发展新天地。
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落实。保持战略定力,既只争朝夕又不只看朝夕,着眼长远,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用实功实效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找准角色定位,狠抓推动落实这一政府主责主业,以上率下、强化执行,定了就办、说了就干,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行动、有成效。打破思维定势,事不避难、攻坚克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攻克重点、突破难点,把短板抓成样板、堵点抓成亮点。
以“店小二”思维优化服务。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创新以服务对象为核心的工作模式,大力推行“保姆式”服务、“过堂式”审批,推动手续快审快办,力促项目快开快建,为项目业主和广大群众提供从简从快、容缺审查、联审联办的高效审批服务,让“没有不满意”成为标准、“事事都满意”成为追求。


相关文件:2023年迁西政府工作报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