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策解读 > 内容

关于《2023年迁西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解读一

发布时间:2023-01-29 09:58     来源:迁西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2022年,面对极其严峻的发展形势和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全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01

发展质效实现新提升


 狠抓项目建设“牛鼻子”,120个重点项目高效推进,20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过134%,津西超超临界煤气发电等35个项目基本完工,米塔尔无取向硅钢、粒上皇北方生产基地等78个项目成功引进,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积极培育全新增长引擎,全省八个之一的抽水蓄能电站即将进入建设阶段,易能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正式签约,广协光伏玻璃、亨坤磷酸铁锂项目顺利投产,新能源产业呈现异军突起之势。全面加快文旅融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庚水田园、京东生态城等项目稳步实施,龙井关长城漂流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滦水湾公园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点成线、景区成片的文旅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深度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事项达到100%网上可办,光明新媒体文化产业园等13个项目纳入“拿地即开工”,持续刷新项目服务的“迁西速度”。


02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推动城市更新与国土空间规划紧密衔接,按照“全域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有序推进8个城市更新单元建设,龙湖盛景棚改项目即将回迁,涉及228户的县医院周边更新单元全面完成征收补偿,形成了“小步快走、梯次推进”的城市更新格局。强化城市建设管理,文荟街、林茂东街等市政道路基本完工,电力小区等31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施划公共停车位1700余个,建成“四化样板街”3条、口袋公园4处,常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尚禾谷改扩建等11个农业产业化项目稳步推进,人从众食用菌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探索创新板栗树认养模式,板栗、栗蘑产业优势持续增强,全县栗农减产不减收。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新建改建户厕3749座、公厕49座,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22个,东城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休闲乡村。积极优化乡村路网,滦河东大桥建成通车,改造提升公路106公里,硬化村街巷道20万平方米,绿化美化道路沿线3.6万平方米,绘就了“车在景中行”的优美画卷。


03

生态环境迈上新台阶


 系统治理大气环境,20项重点行业治理任务全部完成,中兴矿业等2家企业环保“创B争A”通过省厅复核,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76MW,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0天,综合指数3.92,在全市14个县区中排名第一。持续改善水生态,洒河等5个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顺利推进,新集等3个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河湖“四乱”问题得到根治,国控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我县被确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人工造林3.1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我县被评为省、市首批林长制改革示范点,生态林与经济林互融互促的“三北”造林模式被央视《焦点访谈》播报。


04

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


 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动态调整防控策略,牢牢将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大力优化医养服务,传染病医院投入使用,人民医院康养中心、蓟镇特困供养服务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369种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平均降价58.7%。深入推动教育振兴计划,第四小学教学楼、实验小学教学楼等项目建设完成,5个塑胶操场改造有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实现“四连增”。全面强化就业帮扶,为4.5万名企业职工发放稳岗补帖、培训补助2176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1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6084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铁门关村被评为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兴城三村等6个村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05

自身建设焕发新活力


鼓士气、增干劲,以“迁西未来迁西人开创”的使命凝聚共识,以“自己拯救自己”的导向汇聚人心,人人一把号、共吹一个调,全县上下人心思进,逆势图强的斗志正在引燃。转作风、提效能,积极倡导“干事有功、创业光荣”的价值取向,以上率下、事不避难,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挑“重担子”,激情干事、事不隔夜,以“辛苦指数”换取“发展指数”。体民情、顺民意,对全县干部群众22000余条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逐类明确改进措施,逐一确定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问计于民、问政于民。



相关文件:2023年迁西政府工作报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