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迁西县农业农村局“十项机制”力促农村人居环境常治长效

发布时间:2024-11-04 15:01     来源:迁西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县农业农村局“十项机制”力促农村人居环境常治长效:

一是责任推进机制压实乡镇、村两级网格责任,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担任一级网格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村“两委”其他成员担任副网格长,将每个村根据村落分布和街道数量划分为若干个片区,网格长分包2—3个片区,副网格长分包1个片区,各村党员实行包户制度,每名党员分包5—10户农户。全县417个行政村划分网格1789个、设置网格长2102名,有8100多名党员参与包户活动。

二是调度观摩机制。县人居办定期召开会议调度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通报暗访检查结果,定期对各乡镇进行观摩拉练,对干得快、效果好的村给于资金奖励,对效果较差、排名靠后的乡镇、村由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表态发言。

三是多元参与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农户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民营企业、致富带头人在资金、设备等方面出资出力,组织广大妇女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每周五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改善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全县组建916个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数量达到1.3万人。

四是部门联动机制。县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联合检查组,定期对各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分类交办各乡镇、村。

五是巡查通报机制。县人居办采取“无人机航拍+暗访检查”方式逐乡镇、逐村对积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进行航拍巡查,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规定一周内将整改报告附整改前后照片,上报县人居办,每月航拍巡查一次,17个乡镇实现全覆盖。

六是闭环处置机制。每周随机抽查2—3个乡镇,对检查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立即整改、当日办;对当日不能办结、难度较大的问题,按照“建账、上报、处置、销号”流程,盯办处理结果;对已整改的问题,逐一进行现场核查,达不到整治标准的,一律重新整改。

七是挂账督办机制。对垃圾污水和黑臭水体等严重影响村庄环境、群众反映强烈、人居环境较差的村挂账督办,由县委督查室、县人居办联合向有关乡镇发送督办单,明确承办人、督办人、整治内容、整治标准和整治时限,确保问题有人抓、有人管。

八是约谈问责机制。对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效果不明显的乡镇,由县主要领导约谈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责令限期整改,约谈后仍未整改的,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九是长效保洁机制。细化农村人居环境卫生考核评价办法,完善垃圾保洁、收集、清运、处理体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到位、清运及时。全县聘用保洁员984名,每年县财政安排农村保洁员工资1081.14万元,安排清运企业服务费641.8万元。

十是定档评价机制。按照30%、40%、30%的比例,将全县417个村分成较好村、一般村、较差村三个档次,较好村对照和美乡村建设标准创建精品,一般村对照示范村标准提档升级,较差村按照干净整洁的标准补齐短板。定档村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评定一次,达到整治标准的晋档升级,达不到的自动降档。全县评定较好村116个、一般村194个、较差村107个。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