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同意公开:(是)
建议字〔2024〕14号
对唐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36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市住建局:
付晟宇代表提出“关于推进城市更新,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收悉,经我县认真研究,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积极做好城市更新工作。(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征收推进组、规划设计组、工程推进组、招商融资组、资金保障组等9个工作组,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全力攻坚、合力攻坚的工作局面。(二)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城市更新单元。为确保城市更新与国土空间规划有序衔接,我县聘请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步开展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充分结合迁西县域特点,在建筑的留改拆建、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下足功夫,重点谋划实施滦水新城南岸、林茂中街、沙岭子村周边、照燕州村周边、北岸新区、滦水湾、白堡店村、城西物流园区等8个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总面积24.7平方公里,以“东延、南优、西强、北跨、中心提升”为发展方向,以河为脉,三岸联动,整体更新,建设城市新地标、增长新引擎、产业新高地,着力构建“依山傍水、城景相融、两河三岸、南环北聚”的空间形态和拥河发展城市格局。“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滦水新城南岸城市更新单元二期(县医院周边更新单元)和林茂中街城市更新单元,其他更新单元根据发展实际适时启动。(三)不断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迁西县城市更新及城市项目建设工作方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迁西县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迁西县第六片区改造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迁西县人民医院周边更新示范单元推进方案》、《迁西县关于加强城市居住区非经营性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等文件,政策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四)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明确了国控建设集团作为城市更新单元项目实施主体,注册成立了国控城市更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同时成立了山水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公司。与国开行、农发行和中泰证券等金融机构广泛对接,积极进行融资洽谈,其中更新单元安置房项目融资事宜已获得省农发行批复,授信贷款额度3亿元;与中泰证券拟采取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模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五)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和城市更新单元。一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项目。2022年以来,聚焦“民生关切、统筹发展、数字智慧”三大方面,突出打造居住、生活、环境三大品质,以城市体检出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充分结合短板弱项,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和生态修复、活力街区打造、基础设施更新等领域,共谋划城市更新项目42个,总投资191.45亿元,其中已完工项目13个,在建项目14个,新开工项目15个,形成了“谋划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良好项目发展局面,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提高。二是高效推进城市更新单元。1.滦水新城南岸城市更新单元二期(县医院周边更新单元),以医疗康养项目为主导产业,谋划包括县医院医疗康养中心综合服务楼、康养社区开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山体生态修复等17个子项目,总投资13.85亿元。目前,县医院医疗康养中心综合服务楼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第六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拆迁,由国控集团负责实施,目前正在推进财政评审、土地等手续办理。2.迁西县滨河片区城市更新单元,总占地面积约1.03平方公里。主要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市政设施完善提升和生态修复与公园城市4大领域,谋划洲亿汽车生活广场、唐百大楼(迁西店)、宏大城商业综合体、滨河嘉苑老旧小区改造、第六小学、城市智慧停车场、喜峰路和渔丰街雨污管网改造、沙河河道治理、滨河公园改造等10个更新项目,计划总投资10.08亿元。2024年计划启动洲亿汽车生活广场二期、宏大城商业综合体、城市智慧停车场等项目建设。3.谋划储备城市更新单元。一是林茂中街周边城市更新单元一期。规划范围为林茂街以北,喜峰北路以东,滦河大坝以西,济德医院以南,区域内拆迁约650户,拆迁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849亩。围绕丰富提升城市功能,从配套设施、闲置楼宇、低效用地、老旧小区、街区风貌、交通便捷、安全韧性七个方面开展体检,重点打造马蹄河景观带及娱乐休闲商业区,谋划林茂中街、栗乡路、滦河路等工程,建设养老照料中心、城区实验学校、社区服务中心、体育场馆、文化活动场馆等设施,计划总投资15.3亿元。二是医药公司周边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范围美食街以北,喜峰路以东,凤凰东街以南,滦河路以西,主要以棚户区改造和低效用地开发利用为主,总占地面积约27.7亩,区域内征收房屋约130户,拆迁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亿元。下一步,我县将按照上级要求,以城市体检出的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方法举措,着力补齐短板,积极破解瓶颈,更好更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功能布局,改善人居环境。
二、积极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我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原则,以县域历史文化脉络研究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价值彰显为导向,以全面讲好迁西故事为目标,建立了系统的迁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包括136处不可移动文物(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18处)、1处历史建筑、4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项目4项、唐山市级14项,县级30项)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2020年12月经县政府确认将大黑汀水库大坝认定为历史建筑,已完成挂牌保护。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深入推进历史建筑普查工作。按照“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种类、应普尽普”的工作原则,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等形式,对全县17个乡镇及栗乡街道,深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和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建立摸底调查台账,初步排查出16处传统建筑,为保护和传承提供科学依据,夯实历史文化保护基础。二是历史文化资源挂牌测绘建档。持续深入推进历史建筑的挂牌、测绘、建档。截至2023年底,历史建筑累计挂牌1处,完成率100%。三是地方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为加强我县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统筹协调相关工作,根据《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建立唐山市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精神,建立了迁西县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谋划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各项工作,形成长效保护机制。四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加大历史建筑保护投入力度。保护修缮方面:大黑汀水库管理处每年对大坝进行维护,保证原有设计功能和效益发挥;整体格局风貌保护方面: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过程中,尽量保持大坝原有的整体格局风貌;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方面:指导水库管理处不断加强对水资源宣传与保护工作,创建水法宣传基地,把大坝作为水利风景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水文化建设,带动文旅产业活化利用,更好的释放资源价值,提升区域吸引力、竞争力。下一步工作:一是加大普查力度。持续加大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力度,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掌握我县历史文化的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生存状态,对已摸底的16处待选历史建筑,进行实地查看、走访询问,对符合条件的历史建筑按程序进行上报及保护。二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在城乡建设中不断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成果;完善制度机制政策、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三是促进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利用各类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文旅融合,同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因地制宜的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推动迁西提升城市品质、传承历史文脉,助力迁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积极做好城市“顽疾”治理工作。结合实际工作,针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问题开展联合执法,进一步规范城区市容秩序;通过疏堵结合、劝导教育、强化服务保障等方式,在城区内统一规划9处集中售卖区,分别位于:1.喜峰北路与三抚路交叉口西南侧;2.喜峰北路沙河桥北侧;3.喜峰北路沙岭子路口;4.凤凰西街龙岩小区路口;5.景忠西街国税局东侧;6.喜峰南路老三中院内;7.喜峰南路丰泽家园门口;8.长城北路鑫水湾市场内;9.景忠西街张家口银行西侧胡同。通过宣传引导、疏堵结合、责令整改等措施,集中规范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城市痼疾顽症”,实现城区主次干道和重点路段点位干净、整洁、有序,进一步改善城区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四、强化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一)推进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健全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实施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初步建成了具有迁西特色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我县在县城街道内建有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迁西县城关兴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床位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4张。兴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拥有高标准的服务设施,内设接待室、多媒体室、棋牌室、健身娱乐室、餐厅、书画室、休息室、浴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厨房、洗衣房等,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具有较强的专业照护能力。我县共有13个社区,其中县城街道内辖12个社区,乡镇内辖1个社区,建立了13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覆盖率达100%。对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备配置》等相关标准要求,优化日常使用公共空间设置,真正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站点内合理设置娱乐室、棋牌室、休息室、图书室、厨房等功能室,配备有象棋、书法用品、图书、羽毛球、健身器材等娱乐设备。其中,有5家能提供膳食加工,8家与送餐单位有签约协议。13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已经全部实现供餐助餐功能,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下步,我县将深入研究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探索养老工作新思路,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餐、家政、文化娱乐等多元化的服务。(二)推进教育配套项目建设。迁西县第四幼儿园整体新建项目是专项债项目,选址在青山路东侧、紫玉街北侧。新建1座四层教学楼、1座三层办公楼、1座2层教学综合楼、1层热力站、公厕及其附属设施。规划总投资9600万元,总用地21443.6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41.91平方米。林茂街幼儿园新建项目选址在龙兴路西侧、紫玉街北侧。新建1座3层教学楼,门卫等附属用房及附属设施。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总用地面积5418.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22.52平方米。两个项目于2024年3月15日进场施工,正在进行场地围挡及基础开槽。(三)强化项目审批。一是简化业务流程。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市政更新类项目,整合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三个阶段全部审批事项,绘制简单易懂的办事流程图,通过“一次申请、统一受理、并联审批、一口出件”形式再造流程,实现社会投资项目取得施工许可“一次办”,政府投资项目取得施工许可“两次办”,必要材料内部流转不重复提交,非必要材料数据共享,为企业节省时间、降低成本。二是压缩办理时限。通过持续深入的审批改革,一般项目取得施工许可用时在市级要求20个工作日基础上再减2天,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总审批时限控制在15个工作日以内。在省级考核结果中,我县申请材料96.42件和平均耗时17.75天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环节数量3个达到全省最优,在2023年上半年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办理建筑许可指标位列全省第一。三是实行告知承诺。梳理行政许可事项,通过承诺书代替部分非关键性要件,完善办事指南,推动审批系统改造升级,实现一般审批程序和告知承诺审批程序“双轨制”运行,确保线上线下的事项、材料、流程、时限等标准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统一。
迁西县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5日
领导签发:田文学
联系人及电话:马学才 0315-5611703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
主办单位:迁西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传真:84371700 联系电话:0315-5612660
冀ICP备12020669号-1 网站标识码:13022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