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项目建设传捷报 发展再添新动能
来源:迁西发布 郁昊林 发布于:2022-12-19 10:38:05
我县项目建设再传捷报:为期三天的唐山市第四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拉练结束,我县获得了在18个县区中排名并列第五的好成绩,这是我县近年来项目观摩取得的最好成绩。
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聚焦建设“京东旅游胜地、燕山生态明珠、宜居宜业新城”,围绕打造多点开花的项目场景,探索推行“四集中四优化”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深入开展项目手续集中办理季、项目集中开工月、项目集中会商周、项目集中验收日活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优化领导包联、优化审批流程、优化推进机制,形成了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的高效闭环链条,形成了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良好格局。
2022年全县实施县级重点项目120个,总投资715.81亿元,1-11月份,完成投资146.8亿元,完成年初计划132.2亿元的111.3%,2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5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43.8%。其中,投资4亿元的金富瓶盖、投资15.5亿元的亨坤磷酸铁锂、投资3亿元华美光电光伏超薄高透玻璃深加工等35个项目竣工投产;投资72亿元抽水蓄能电站、投资15亿元广协钢化镀膜光伏玻璃深加工、投资50亿元的庚水田园等42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推进;投资40亿元的无取向硅钢项目、投资16.7亿元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投资60亿元的军事主题乐园等68个签约项目正加快落地。
此次观摩拉练中,唐山市第四季度重点项目观摩团重点对我县新能源装备创新中心项目、津西钢铁集团绿色工厂项目进行了观摩。
新能源装备创新中心项目,是我县落实市委书记武卫东“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指示的具体实践,也是聚焦打造绿色低碳的能源场景、建设新能源“生产供应、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三大基地的关键环节。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93亩,总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涵盖信息共享、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科研服务五大板块,分为两期推进:
一期以大方科技、博驰自动化、施耐通电气设备等项目为主体,已完成研发成果转化,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其中,大方科技863cpc连续复合产品用于军工,纳米微颗粒辊环用于火力发电等行业,是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施耐通智慧电气开关产品成功进入施耐德、西门子、ABB等知名跨国公司采购清单;博驰自动化研发的玻璃深加工智能装备畅销英法等十几个国家。
二期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区域,去年7月份开工建设,研发中心、中试车间已建设完工,PACK锂电池生产、宏佳电子芯片级封装生产线、工程机械“油改电”系统等项目即将入驻转化,光伏建筑幕墙、智慧电源及自动化远程控制等创新产品正在研发,同时瞄准京津新能源创新团队,全力推动“京津研发、迁西孵化”,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创新链条。
目前,我县新能源产业优势初显,今后将依托“山、水、风、光”资源优势和光伏玻璃、磷酸铁锂、抽水蓄能等项目的“虹吸效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发电、储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全力打造唐山北部新能源产业“隆起带”。
津西“绿色工厂”项目,是我县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加快全县产业“绿色蝶变”的带动引领项目,主要特点是节能、减碳、降本、增效,总投资16.55亿元,今年4月开工建设,明年5月竣工投产,分为3个子项目。其中:投资6.43亿元的450平米烧结机升级改造项目,采用最先进的SHRT余热能量回收技术,年产烧结矿425万吨,节能效率提高30%以上,洁净化生产达到2倍以上,处于全国同类装备领先水平;投资4亿元的135MW超超临界煤气发电项目,年可发电10.8亿度,发电效率比传统汽轮机组高26.4%,提升企业自供电率6个百分点,有效优化企业能源结构;投资6.12亿元的智能化封闭料场项目,采用智慧化、机械化、全封闭的物料自动存储输送方式,取代车辆转运、人工倒运,年可节约燃油6700吨,并全面消除粉尘污染,从而实现“零排放”。
项目投产后,年可节约标煤31.5万吨,降低能耗27.7%,减排二氧化碳82.5万吨、二氧化硫2677吨、氮氧化物2355吨,增加经济收益约2.3亿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提升”。今年,津西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跃升34名,处于第142位,“绿色工厂”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助推津西集团冲击世界500强。